欢迎访问 文教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热点专题

沈阳工程学院:校企合作为边疆培养“带不走”的电力铁军

时间: 作者:佚名 来源:辽宁省教育厅 

    当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开启首批电力人才定向培养时,一场关乎国家能源战略与教育强国的深度融合正在雪域高原书写新篇。近日,沈阳工程学院与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打造国内高校首个国网“完全定向班”,为西藏清洁能源基地建设输送“带不走”的电力铁军。

    在国家“双碳”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新格局背景下,西藏“一基地、两示范”建设对电力人才提出迫切需求。沈阳工程学院勇担“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使命,为西藏定向培养电气专业人才。西藏电力完全定向班是指学生从入学即加入“红色卓越工程师强化班”,学费、生活费及培养经费由国网西藏电力全额保障,毕业后直接入职高原电网一线。学生遵循自愿申请原则,并接受国网西藏艰苦偏远地区岗位。

    “这不是简单的订单培养,而是从教育供给侧对艰苦偏远地区人才生态的系统性重构。”据沈阳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方鸿志介绍,通过将智能电网技术、高原设备运维等特色课程嵌入培养体系,引入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藏中联网工程等真实项目案例教学,实现“专业能力+高原适应力”双强化。这种“靶向培养”机制,将彻底解决传统边疆就业中“招不来、留不住、用不好”的痛点,让电力青年以“零磨合”状态扎根雪域。

    培养过程中,国网西藏电力选派专家担任企业导师,开展“高原电力讲堂”;学校则定期组织学生赴藏开展沉浸式实习,将海拔4000米的变电站变为“移动课堂”。这种“企业导师入校+学生赴藏实训”的双向互动,打破了传统“订单班”模式,形成“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协同的闭环育人生态。

    校企双方还构建了就业保障机制——对按期毕业的定向生,国网西藏电力实行“体检合格即录用”政策,打通从校园到职场的“绿色通道”。这种“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岗”的模式,不仅让西藏生源的电气专业学生实现“毕业即就业”,更通过“散插班”培养方式,带动全校西藏籍电气专业学生形成“扎根边疆”的人才集群效应。

    据悉,继西藏定向班后,沈阳工程学院又与新疆、蒙东等地区电力公司开展非电类定制培养,将“专业置换+技能重塑”机制推广至更多学科,形成服务国家艰苦地区的人才输送矩阵。


原文链接:https://jyt.ln.gov.cn/jyt/jyzx/zxlb/2025062717125412163/index.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专家学者齐聚沈药,共话药学未来

下一篇:第十二届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年会在辽宁师范大学举行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文教法治网 wjfz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14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