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文教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文教动态

牢记殷殷嘱托 勇担教育使命② | 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回信在我省教育系统引发热烈反响

时间: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提出殷切希望,并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在四川广大师生和教育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重要回信精神,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继续坚守教育初心,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用心用情呵护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四川省绵阳市安昌路小学教师刘倩: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写给特岗教师的一封回信,我内心无比激动与温暖。在2008年那场大地震中,作为北川中学一名高三的学生,我目睹了老师们用生命守护学生的壮举。从那时起,教育的种子便在我心中生根发芽。怀揣这份使命,我于2017年9月正式成为一名特岗教师,扎根乡村教育一线。多年来,我用心教书育人,见证孩子们茁壮成长,深感教育是唤醒希望、重塑命运的力量。“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总书记的勉励让我更加坚信,用心呵护每一个梦想,三尺讲台亦是伟大事业!未来,我将始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四有”好老师标准要求自己,继续坚守教育初心,潜心教学,用爱与智慧点亮更多孩子的梦想,为培育时代新人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四川省江油市永胜镇中心小学副校长肖竹林:在总书记教师节重要回信精神的感召下,回望我的特岗之路,倍感荣幸。2016年,我通过“特岗计划”走进江油乡村小学,给予我从教的机会。今年是我坚守的第十年,让我深刻体会到乡村教育不仅是职业,更是一场爱与责任的奔赴。我用知识为孩子播种希望,以陪伴温暖他们的成长,见证了许多变化与进步,与此同时,他们也用相同的方式陪伴和温暖了我,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扎根乡村教育的决心。未来我将保持初心,用心用情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用更多的耐心去倾听,用更好的课堂去启迪,为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下一个十年,我仍愿做一座桥,助更多孩子走出乡村,看向更辽阔世界。

  四川省苍溪县文昌中学教师凌桂英:拜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回信,字里行间的关怀与嘱托,让我倍感温暖、备受鼓舞。2022年走出大学校门,我便带着对乡村教育的热忱走向讲台。三年来,我紧跟学习培训提升教学技能。站稳三尺讲台,履行教书育人崇高使命。在“一个也不能少”的约定中,用真心换得留守孩子眼中的光芒和心中的温暖。如今,校园环境愈发优美,师资力量不断加强,教育质量持续提升,乡村教育正从“有学上”稳步迈向“上好学”,这正是总书记对教育公平期许的生动实践。未来,我将始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以智慧课堂搭建成长桥梁,用真情关爱守护孩子梦想,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深耕不辍,为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全部力量!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三堆小学教师敦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的回信,我内心倍感荣幸,更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回望三年前,我初为特岗教师,第一次迎上孩子们清澈而真诚的目光那一刻,我便真切体会到“教师”二字所承载的期望与重量。扎根乡村教育的三年,是平凡的每一天织就的三年。乡村教育或许资源有限,但孩子的纯真、家长的信任和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都是我前行中源源不断的力量。未来,我将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初心,继续深耕语文课堂,把身边的田野、溪流、乡土人情转化为生动的教材,带孩子们在生活中感受母语之美、文化之根。请总书记放心,我会牢记嘱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乡村教育,耐心守护、用爱陪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助力乡村振兴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全部力量!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锦屏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余娅萍:明天是第41个教师节,也是我成为特岗教师的第四个教师节!三尺讲台上的我不仅是人民教师更是一名中共党员,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给广大特岗教师的回信,我倍感光荣!三年来,我不忘教育初心,扎根农村偏远地区。虽然条件艰苦,但依旧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教育的最高追求。他们活泼善良,独具特色,在简单的教学环境下,是他们给我带来了浓浓的乡村温情。在和艰苦环境斗争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进步和成长,收获了农村孩子们的爱戴,收获了农村亲友们的信任,这里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我相信特岗教师就是一束梨花,默默守卫着农村教育的发展。我愿意坚守,扎根基层教育,通过自己年年岁岁的努力,认认真真地为农村教育做一份贡献,把这份情怀献给孩子们,献给党,献给伟大的中国梦。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乐义乡中心校教师周传佳:习近平总书记对特岗教师的回信,字字深情、句句含金,令我深受鼓舞,倍感责任如山。这份关怀直达基层教育者的心底,更指明了新时代教师的使命航向。回望这一年的从教岁月,扎根讲台的点滴让我深切领悟“立德树人”的真谛。每一堂倾注心力的授课,每一次与孩子们的真诚交流,都在见证生命的成长与蜕变。我深知,乡村教育这片热土,需要我们以自信自强的姿态,用爱与智慧去耕耘,为孩子们打开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展望未来,我将以回信精神为不竭动力,永葆教育初心。引领学生品格塑造,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持续学习,精进业务,以扎实学识激发学生潜能,点亮求知火种。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乡村孩子的梦想奋力托举!


原文链接:http://edu.sc.gov.cn/scedu/c100494/2025/9/10/7431d7ec60f44988974e3ec27d4499cc.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省教育评估院与教育厅督导审计处、高教处联合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党建引领聚合力 教育帮扶暖人心

下一篇:牢记殷殷嘱托 勇担教育使命① | 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回信在我省教育系统引发热烈反响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文教法治网 wjfz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14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