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文教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媒体聚焦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三聚焦”推动大学生国防教育取得新成效

时间: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省教育厅 

  

  近年来,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将国防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在全国全省大学生军事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技术技能人才。

  聚焦机制建设,提升国防教育水平。一是完善领导机制,筑牢国防育人根基。构建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院领导抓落实,党政办、党委保卫工作部(武装部)、后勤处、学工部、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各二级学院及全体教师参与的国防教育网络。将国防教育和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纳入学校党委会重要议事日程和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召开国防教育专题会议研究相关事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推动国防教育与办学治校深度融合,实现铸魂育人与强军报国同频共振,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保障。二是完善服务机制,提升国防育人保障。将征兵工作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为参军学生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涵盖学业保留、学费补偿、退役复学等政策咨询与办理。近八年来,累计为军队输送2283名优质兵源,连续八年超额完成征兵任务,2024年征兵完成率更是高达190.9%,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发展水平。三是完善宣传机制,营造国防育人氛围。坚持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在各类校园宣传栏,“两微一视一网”新媒体矩阵传播国防教育知识。在军事理论通识课教学中,增强课程趣味性与互动性,推动社团活动与志愿服务融合,依托“国旗护卫队”“国防预征班”等学生社团,开展军事技能展演、国防知识宣讲,不断提高国防教育的宣传影响力。

  聚焦人才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一是强化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国防意识。完善军事教育体系,注重军事技能教育,投入120万元专项资金建成“军事拓展训练营”,常态化开展新生军训,国防技能演练等活动,累计承接校内军训超32000人次。建成征兵工作站,展出军装、勋章、武器模型等实物200余件,年均吸引1万人次参观学习,成为国防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在培养学生国防意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强化思政教育,厚植学生爱国情怀。以国防教育为载体,涵养校园国防文化内涵,强化学生纪律意识,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精神。依托退役复学大学生群体,组建“国旗护卫队”“国防预征班”两支特色队伍,实行“军事训练+思政教育”双轨培养模式,学员日均训练2小时,定期开展红色观影、军事讲座等活动,推进国防教育常态化。三是注重社会实践,培养学生担当精神。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发挥国防教育辐射作用。国防预征班积极参与校园大型活动安保及突发事件处置等任务,以实际行动共建平安校园。组建“一起‘童’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深入锦屏县雷屯村,开展标准化升旗仪式、国防知识宣讲,助力乡村学校打造特色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帮助建立规范化国旗班。学校多次受邀承担清镇市重要节日礼仪服务工作,充分展现学校学子的责任担当。

  聚焦榜样力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一是锤炼意志品质,树立先锋典范。充分发挥国防教育作用,锤炼学生勇担责任、迎难而上的意志品质。国防预征班实行“6:30早训、19:00晚训”军事化作息管理,带动周边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2019级赵宏伟同学在西藏地震救灾中,与战友坚守救援一线,争分夺秒抢救伤员,事迹被央视新闻、澎湃新闻、《贵州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新冠疫情期间,全体预征班学员主动请缨,投身后勤保障一线,为全校师生筑牢生命健康防线。二是坚持深耕细作,取得丰硕成果。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学校在国防教育领域创新实践成果显著,国防预征班培养模式获贵州都市报推广,得到有关部门高度认可,为全省高校军训提供有益范式。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国旗护卫队展示赛“第一名”、贵州省国防教育周国旗护卫队展示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


原文链接:http://jyt.guizhou.gov.cn/xwzx/zxlb/202506/t20250606_8810437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贵州黔南科技学院“三聚集三强化”扎实推动网络育人走深走实

下一篇:贵州交通职业大学非遗工坊以“守艺·焕新·传承”重塑千年技艺非遗“叶雕”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文教法治网 wjfz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14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