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充分把握广西面向东盟的地缘优势,锚定“职教出海”,依托“衣路工坊”“伊尹学堂”“电商谷”等国际产教融合平台,面向东盟国家在职业技能培养和人文交流方面开展合作,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推动职业教育跨文化、跨区域的共建共享。
政行校企联动,搭建国际产教融合平台
2024年9月,学校联合广西艺术学院顺利举办中国(广西)—东盟纺织服装智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发展交流会,中国(广西)—东盟纺织服装智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会上成立。共同体的成立,旨在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机制,促进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和政策链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提升中国与东盟各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能力,促进纺织服装产业智能化发展。共同体成员涵盖国内外190多所院校、企业和科研机构,是中国专注于纺织服装领域产教融合发展的国际平台。
此外,学校联合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国—东盟AI多语种译制系统,与深圳市博克时代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共建“AI+纺织服装”课程体系,携手缅甸工业部筹建缅甸仰光培训中心,并拓展至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展合作。同时,学校携手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成立“教育出海联盟”,编撰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丛书《缅甸职业教育研究》,与东帝汶商学院在中餐烹饪方面开展教育交流合作,入选首批中国—东盟千校携手计划、职业教育卓越合作伙伴等项目,为搭建国际产教融合平台贡献力量。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技能人才培养影响力
自2016年以来,学校累计为东盟国家培训职业教育师资和相关产业技术人才近6万人次,有力推动区域产业发展与国际产能合作。2024年,学校在天津召开的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大会上作经验分享。
学校与缅甸和东帝汶政府部门签署校政合作协议,并与东南亚11国的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率先推动服装制版师、缝纫工、中式面点师、电子商务师等4个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走向海外。当前,已有41名东盟国家院校教师考取中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提升了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影响力。
共享职教标准,促进人文交流合作
2024年11月,学校牵头建设的中国—缅甸纺织服装现代工匠学院在缅甸正式挂牌,并为首期培训班学员颁证。目前,学校向缅甸共享5部专业教材、7个教学标准、16项教学设备和自治区级国际化资源10项。
近年来,学校积极拓展与东盟院校的人文交流渠道。与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开展“中文+职业技能”项目,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合作举办“技能+文化”研学活动,推动区域跨文化理解与交流。同时,学校连续承办四届“Botok杯”国际职业院校创新创业邀请赛总决赛;举办电子商务国际产教融合论坛暨全国农产品流通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发展交流会,推动农产品流通行业产教融合发展,拓展了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文教法治网 wj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