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文教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教改动态

伊犁州多措并举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夯实教育强州建设基础

时间: 作者:佚名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 

  “十四五”以来,伊犁州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发展的关键基础性工作,多举措打造德能并重的教师队伍建设体系,为建设教育强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篇章贡献教育力量。

  深化师资管理改革,拓宽强师优师路径。主动适应教育发展和学情变化对教师队伍提出的新要求,持续优化编制结构,重点向专任教师倾斜。建立中小学教师周转编制池,实现编制的科学设置、动态调整与高效使用,并积极探索州域内教职工编制统筹调配机制。严格执行教师准入制度,完善“凡进必考”、资格准入等机制,通过社会公开招聘、公费师范生安置、银龄教师招募、人才引进等多种渠道,累计补充教师4000余名。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以“结对帮扶”“示范引领”“协同研修”等形式,建设州级名师和名班主任工作室32个,吸纳成员269名。加大教师轮岗交流力度,推动义务教育阶段优秀校长、教师向乡村和薄弱学校有序流动,促进县域师资均衡配置,累计交流专任教师5000余名、书记校长305名。稳步推进“县管校聘”改革试点,落实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

  完善教师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专业素养。伊犁州创新构建“国培区培作示范、州培抓关键、县市保全员、校本重研修”的四级培训体系,有效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十四五”以来,1个集体和4名教师分别被人社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32名教师入选自治区“天山英才”教育教学名师项目,13名教师获新疆骨干教师研修项目支持。聚焦教育教学实际,广泛开展党员教师示范课、“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等活动,依托各级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领头雁”作用。借助教育援疆机制,实施苏伊基础科学教育发展中心建设,优化智慧教育云平台功能,坚持“援疆一批、带动一批”理念,集中培养骨干教师,打造示范班级和学校,推进“一县一校”“组团式”教育人才援疆。截至目前,江苏省累计选派两批共905名“组团式”援疆教育人才赴伊犁,其中高级职称占比超60%;实施教育信息化项目25个,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功能转变。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大力营造尊师重教氛围。伊犁州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师德考核与评价体系,严格落实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遵纪守法年度筛查机制。对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实行“一票否决”,并全覆盖建立教师师德档案。加强教师待遇保障,完善艰苦地区和基层教师差异化补助机制,落实乡村教师乡镇工作补贴政策,惠及教师1.8万余人。持续改善乡村教师生活条件,累计新建教师周转房4000余套、总面积达14.94万平方米,解决8500余名乡村教师住房问题。严格执行中小学校和教师相关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审批备案制度,切实为教师减负,让教师安心教学、热心育人,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日益浓厚。


原文链接:http://jyt.xinjiang.gov.cn/edu/dzdt/202509/f84cf88c8da74fd7b1b4edc3ceb4029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新疆工程学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推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下一篇:量质齐升 新疆着力打造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文教法治网 wjfz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14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