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国际产能合作为牵引,在职业标准、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打造实训基地、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与东盟国家校企开展深度合作,共建国际教育合作新生态,为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创新实践。
“校—校—企”三方携手,共建跨国教育实体
学校积极拓展跨境合作新路径,联合东盟院校与中资企业搭建跨国教育平台。2024年3月,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青岛海之晨工业装备有限公司共建中国—新加坡智能制造现代工匠学院。2025年,双方互派师生研学,南洋理工学院3批师生来访,学校22名师生赴南洋理工学院交流。此外,依托现代工匠学院建设,学校在越南设立智能制造工匠学院、“技术技能人才飞地”,在老挝搭建新能源汽车技术中心、新能源汽车检测与培训中心,在泰国成立“中文+电子信息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基地”,逐步形成聚焦智能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领域的跨国教育网络,推动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对接。
开发多语种资源,协同企业“走出去”
学校立足东盟语言与产业差异,推进教材与课程资源建设。编写《焊接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等教材,开发“中文+东盟语种”双语微课,其中已有11项国际化教育资源获自治区教育厅认定。学校主导制定《焊接和制造技术员4级》等9项职业标准、6个专业标准、5个课程标准,获老挝、越南等国家认证,并与老挝共同组建中国—老挝共建职业标准实践中心。2025年,学校先进制造技术专业团队获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技术教育发展区域中心“杰出课程贡献者(四星)”认证。
培育国际双师,创新“中文+技术”模式
学校通过“证书+实践+开发”路径培育国际化师资队伍。教学团队深度参与东盟国家行业标准制定、教材编写与跨国授课,具备“懂行业、会教学”的双重能力。近年来,学校聚焦智能制造、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岗位,先后联合老挝院校开展“机器人焊接技术”“汽车检修”培训,为泰国院校定制“机器人焊接技术”“中文+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为马来西亚院校开展“中文+航天技术”培训,为新加坡、越南院校开展“中文+人工智能”和“中文+机械设计”等培训,帮助东盟学生提升跨文化沟通与技术应用能力。
学校通过建设国际化管理团队、提升专业师资水平、加强职业教育标准建设与资源共享,逐步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机电方案”,助力打造立足广西、面向东盟、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职业教育开放合作高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文教法治网 wj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