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中国—东盟交通职业教育联盟、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等平台优势,与东盟国家校企共建中国—越南新能源汽车现代工匠学院等职业教育合作平台,积极探索“校—校—企—企”四方协同机制,推动行业技术标准与职业教育标准在东盟国家落地应用。学校立足区域发展和中资企业“走出去”目标,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培育适应国际产能合作的高技能人才,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职教智慧与人才动能。
创新“校—校—企—企”+“2+1+1”人才培养,跨境培育国际现场工程师
学校通过创新“中外院校+中外企业”四方合作机制整合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共建开发课程体系、共享师资与实训条件,形成育人共同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国际化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就读的学生在东盟国家先完成两年专业与语言学习,再赴中国高校开展一年专业课程与文化学习,最后前往境外中资企业实习一年,实现学训一体化培养。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越南新能源汽车现代工匠学院联合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越南同安高科技学院和越南太平兴盛集团,共同培养本土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学校联合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印尼国立技术大学和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印尼公司,开展交通基础设施领域跨境联合培养,为中资企业输送具备技能与语言文化优势的复合型人才。
建设双语数字资源,AI助推跨境模块化教学
围绕中国—东盟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与重大基础设施发展需求,学校开发30余项模块化、多模态双语数字课程、虚拟仿真资源和活页式手册,搭建跨境线上学习平台。与东盟国家合作校企共建实训基地4个,通过AI跨境在线教学,实现“线上理论+模拟实操+远程指导”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外教师结合线上理论与线下实操共同授课,形成“线上学、线下练、跨境导、现场用”一体化教学闭环,突破地域与语言限制,显著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
推动“技术标准+职教标准”共建共享,促进东盟职教高质量发展
学校以新能源汽车行业和中国道路桥梁技术标准为参考,融合中国职教标准,实现技术与职教标准融合共享,为中资企业海外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同时,助力东盟国家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逐步实现由单一技术共享向“标准+人才”双结合转变,推动东盟国家区域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
近年来,学校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东盟及“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技能培训近万人次,获得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授权并面向东盟国家学员颁发具备国际认可度的职业技能证书,增强人才培养的权威性与国际流通性。学校将继续培养既掌握技术又具备文化素养,契合东盟国家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推动跨境产教融合注入新动能。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文教法治网 wj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